【首爾=Newsis】 樸恩菲記者=美國允許比特幣現貨上市指數基金(ETF)后,后續風暴持續不斷。 特別是,雖然國內可以進行比特幣期貨ETF交易,但禁止比特幣現貨ETF的發行和中介,因此爭議加重。 就連批準比特幣現貨ETF的美國也警戒比特幣投機性和變動性較大,金融當局不會輕易改變比特幣現貨ETF交易為時尚早的立場。
15日,據金融投資業界透露,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在2021年10月批準比特幣期貨ETF,是因為與現貨ETF相比,價格操縱或變動性風險較低。
比特幣期貨合約是基礎資產的期貨ETF到期等管理比較復雜。 相對來說,擺脫了交易比特幣現貨時可能發生的結算事故、現貨交易所破產、黑客等危險。
業界認為,美國SEC也以操縱行情或擔心操縱現貨ETF追隨指數等為由,一拖再拖,最終因法院判決,于本月10日(當地時間)批準了現貨ETF。 SEC還附加了"不是承認危險資產虛擬資產"的線索。
SEC委員長加里?根斯勒在聲明中表示:"與金屬等一般商品為基礎的上市指數基金(ETF)基礎資產不同,比特幣具有投機性,變動性大,被很多非法行為所利用。"
國內金融當局比起在美國批準現貨ETF,更關注聲明。 因為關于引進比特幣ETF,最擔心虛擬資產和資本市場的聯系性得到加強。
某當局相關人士表示:"可以說全世界比特幣交易的一半都是用韓元進行的","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(全球虛擬資產交易所)FTX破產是在韓國發生的事情,就不會像美國那樣結束"
該相關人士強調:"就像有金產(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)分離原則一樣,黃金價格(金融資本和虛擬資產)也需要分離","虛擬資產漲落幅度非常大,如果金融公司的資產健全性出現問題,就會引發系統風險,從這個角度來看,金融和虛擬資產的政策分離是全球標準。"
當局認為,即使可以進行比特幣實物交易,也應該允許現貨ETF的主張是完全不同的。 比特幣實物交易進行當時,雖然沒有特別規定的法律,但是ETF是資本市場法的適用對象。
從需要負擔的稅金不少的角度來看,也是需要考慮是否適合個人投資者的商品的地方。 如果投資海外上市ETF,對交易差額每年扣除250萬韓元后,要承擔22%的轉讓所得稅。
但是,當局沒有阻止加拿大、德國等比特幣現貨ETF中介,通過此次美國的批準阻止比特幣現貨ETF交易,預計很難避免批評。 據悉,在國內中介海外上市ETF時,不需要申報或許可,因此,除非當局進行事前檢查,否則很難掌握。
另外,此次爭議還成為了宣傳相對關注度較低的比特幣期貨ETF的機會。 三星資產運營當天宣傳說,在香港股市上市的比特幣期貨ETF上市一年后增長了4倍。
到去年1月為止,該ETF的凈資產(AUM)還只有250萬美元,但現在增加到了1040萬美元。 由于美國SEC批準比特幣現貨ETF的效果,實物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,上市1年后創下了117%的收益率。